我们来搭高架了
背景:
在我们的城市这个主题中,孩子们认识了很多大桥,黄埔大桥、卢浦大桥、奉浦大桥等,看了这么多大桥的图片,孩子们也开始在城市乐园里建造起了各类大桥。
实录:
今天的个别化活动又开始了,罗绍轩和丫丫来到城市乐园里玩起了建构。
只见罗绍轩一下子就跑到了大型木块积木的地方玩,瞧!他正在拼搭一座大桥。他把长条形的积木放在地上,一共连接了5块,然后将同伴拼搭好的汽车放在上面,嘴里还说着:“我造的大桥上面可以开汽车的,‘嘀嘀’。”他又要造一座了。我问他:“你造的是什么桥?”“高架桥。”“我看到的高架桥和你造的有点不一样,好像上面下面都可以开汽车的。”他想了想,说:“对的,上次我到上海去看到过的,好像有两层和三层的,这个很难的。”他有点迟疑。“没关系,我这里有图片的,你看。”我指着旁边的图片说。他一边看,一边开始动手了。
马上第一层的桥完成了,但是第二层有点困难。罗绍轩找来了丫丫一起想办法,看了看图示说:“你看第一层和第二层的柱子好像不一样,一个高一个底,所以才能变成好几层,我们一起来试试吧。”说着两个人就热火朝天地干起来了。没过一会儿一个两层的高架真的竖立起来了。两个人别提有多高兴。“罗绍轩,我觉得这个高架还没有链接起来,汽车开过来有些危险。”话刚说完,罗绍轩从旁边拿出一个长条木块。“你看这样不是可以么。”“可是有空隙啊,不牢固。”两个小家伙又讨论起来了,又跑去看了看图片,“你看高架是有弯道的,一圈一圈的,这样就牢固了。”一边说一边不停用各种积木来拼搭,尝试了很多的积木,终于丫丫找到了一个很大的半圆形,再一放。“老师,你看我们的高架不错吧。”果然一个有弧度的高架出现了。这次看上去美观多了,而且很牢固。我点点头表示很不错。两个孩子继续又开始了他们的高架搭建。
分析与调整
通过环境的观察,创设,寻找创作的多种素材,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要观察物体的大小,颜色,方位等,并且进行分辨和记忆,在运用一些建构材料来再现。结构游戏是头脑表象再现的一种活动,因此,孩子先要对事物有所了解,如果孩子对于所要构建的东西一无所知,从来没有看见过,接触过,那又何来创造,想象呢?在刚开始,当我发现了孩子的问题后,就充分调动孩子的生活经验,让孩子回忆以往看到的东西,然后再提供图片,加深孩子的对于事物的了解,从而让孩子通过头脑中的表象来再现,在此的作用就是提供丰富的环境材料以支持孩子的构建行为。
发现和探索在孩子的学习历程中非常重要,也非常珍贵。建构游戏的过程就是伴随着发现——探索——解决这一过程而展开的。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介入指导就是一个关键问题。在片段二中孩子们解决问题有了困难,有的要放弃了,此时,老师一个小小的提示引导他们发现解决的方法。教师的指导要适可而止,以启而有发、即可退出为宜,这样有助于既体现幼儿游戏中主体的地位,满足幼儿游戏体验的需要,又推动了幼儿游戏的不断深入,促进了幼儿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