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园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树园新闻 > 正文
【党史教育】学党史 悟思想 践初心
发布日期:2021-04-08    作者:树园幼儿园   点击率:

江竹筠“最普通的人就是最秘密的人”

1939年夏天,正在重庆中国公学就读高中的江竹筠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正值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入党前,介绍人戴克宇曾问她:“入党后会遇到各种艰难困苦,也可能会牺牲!你是否再三考虑过这些问题?”江竹筠回答说:“要革命还怕什么,革命本身就不是什么安乐与享受,我决定入党,就是决定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革命事业,甚至宝贵的生命。

江竹筠原以为加入共产党后,可以风风火火地投入抗日宣传、发动群众等学校的各项社会进步活动中去。然而组织却交给她一项意想不到的任务:隐蔽。隐蔽意味着生活的平常无奇,却考验着人的意志与自律。当其他进步同学激情澎湃地发表时局演讲、评论时,她只是一个人在角落里静静地听,不轻易发表看法;在同学们开展歌咏会、话剧表演等活动时,原来酷爱唱歌的江竹筠却不得不克制自己。这一时期严格的自律、“隐蔽”的锻炼,对她后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地下工作者有着重要影响。

1940年秋,江竹筠转移到中华职校学习会计专业,担任该校及附近地下党组织的负责人。恰巧她的同学兼挚友何理立也考入该校,但失去了组织联系。何理立一度很苦恼,见到江竹筠后非常高兴,希望她能帮助自己恢复党组织关系。虽然江竹筠对这位挚友非常了解和信任,但她始终严守党的组织纪律,只与其保持工作关系,对组织关系一直避而不谈。

江竹筠沉稳谨慎的工作方式,不仅完成党组织交付的各项秘密任务,而且党组织始终未暴露。上级决定交付江竹筠更为重要和机密的任务。“最普通的人就是最秘密的人”,老宋的这句话让她印象特别深刻,并身体力行。每天早上,她从观音岩临华街的家中步行去曾家岩上班,途中要经过军统和中统两大特务机关总部,随时会遇到特务暗探的跟踪盘问,下班后还要安排时间到沙坪坝一带去联系同志,几乎整天都处于高度紧张的战斗之中。她把宋林同志对敌斗争的宝贵经验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向同志们传达上级文件和指示时,她总是先将文件或口头意见记熟才出发,不随身携带任何可能会暴露身份的证据;她始终注意言行举止要符合自己的社会身份,每次去学校联系时,着一身简单的学生服,一点也不引人注目,谁也不会注意到这个普通的小姑娘竟是共产党员。江竹筠在斗争中成长、在战斗中历练,逐步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地下工作经验。

1949年11月14日,年仅29岁的江竹筠被秘密杀害于歌乐山下的电台岚垭刑场。江竹筠没有亲眼看到重庆的胜利解放,但她忠贞革命、宁死不屈的革命形象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