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背景:
小马宝贝是我们班级一位比较特殊的儿童,她的各项发展都比同龄的孩子要晚,开学初家长很担心宝贝会不适应幼儿园生活,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先上上看。
活动实录一、拒绝吃饭
每当到了饭点时候,小马同学就会习惯性地往图书吧里坐,老师看到后就会把她请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见她不愿自己动手吃饭,便坐在她旁边开始喂饭。由于小马挑食现象比较严重,往往只喂进了白米饭,菜吃得相当少。
调整:
我们把小马吃饭的情况立即和家长进行了反馈,家长表示小马确实很挑食,在家零食吃得比较多,对米饭兴趣不大。于是我们引导家长尽量调整宝贝的饮食习惯,减少零食的摄入量,增加主食,这样慢慢过渡到在幼儿园也能逐渐适应吃白米饭和菜。这样慢慢地过了几天之后,孩子终于能够吃一点饭和菜了。
活动实录二、没有食欲
小班孩子刚入园,一切都还处于适应阶段,习惯养成的初始阶段常有反复,时好时坏,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小马这两天似乎不像之前那样有食欲了,甚至早上的牛奶饼干和下午的点心也兴趣不是很大。
调整:
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我们发现,原来小马的饮食起居一直都是奶奶操心得比较多。在与奶奶沟通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奶奶对小马的生活作息掌握得比较透彻详细。奶奶提议她可以带一点海苔碎屑过来,放在小马的白米饭上撒一点,因为在家里也是每当不吃饭的时候,就会用这个办法,百试百灵。
活动实录三:并不见效
奶奶带来了传说中在家里百试百灵的海苔,但是小马依旧不为所动。无论我们三位老师谁去喂饭,小马都紧闭着嘴巴。我们突然感觉到大概只有奶奶才能读懂小马的心思,了解小马的心理,感觉到黔驴技穷的同时又萌生出想法:继续向奶奶保持沟通,讨教经验。
调整:
果不其然,奶奶告诉我们,她把海苔放在白米饭上之后都会说一句:“马XX,海苔,海苔,好吃的海苔。”要让小马彻底放心大人撒的不是毒药,是美味的海苔后她才会放心地去吃。
活动记录四:成功吃饭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与小马吃饭问题的几番周旋之后,在了解了她吃饭的一些特殊习惯与需求之后,我们三位老师终于摸清了她的“底细”,在撒上海苔的同时不忘对小马说:“马XX,这是海苔,你喜欢的哦。”听到这句话后,小马终于放下戒备,张开嘴巴吃了好多饭,一口接一口……
活动反思:
1、积极沟通,寻找突破
对于像小马这样的特殊儿童,家长了解得情况肯定比我们多,她在家里有些什么表现,会出现哪些抗拒反应,通常家长是怎么读懂并解决问题的?只有陪伴她朝夕相处的家长才最了解她。于是奶奶便成了我们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每一次和奶奶的交谈中,我们也都会有更多的新发现:奶奶的细心观察带给我们启示,工作中也要更多地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分析为什么孩子会产生这样的行为?奶奶的聪明睿智同样带给我们思考,读懂孩子最重要!孩子的抗拒,孩子的不适应,是源于我们不理解她想要什么?她想做什么?于是随着我们的思维去给孩子喂饭,孩子自然抗拒,因为我们不了解孩子需要什么?投其所好,破冰也就不远了。
2、适时计划,小步递进
“投其所好”的办法虽说在初始阶段稳住了小马在幼儿园愿意吃饭的状态,但并不是长久之计。不可能今后一直都用这个办法,还是要慢慢引导使其和其他孩子一样,吃饭吃菜喝汤,我们也在逐步计划中。继续通过家园共育,下一步要让她尝试着吃不同口味的菜,也同时引导家长双休在家尽量尝试着做各种菜让小马尝,尽量做到家园一致,才能更快地让小马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我们也想了一些办法,利用口头表扬法来激励孩子,贴五角星,即刻表扬等等。
版权信息 奉贤区树园幼儿园
地址: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运河路208号 电话:021-37566982
技术支持:上海时光基业软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