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背景:
为了进一步培养小班幼儿的劳动兴趣,本学期我们小班组以培养幼儿劳动兴趣为专题开展活动,同时为了加强家园合作,从本月开始我们每周五都布置一个劳动小任务发布在“钉钉群”,让幼儿回家进行锻炼,并通过家长拍照以及视频形式进行群内打卡。
活动实录一、第一周的 “剥笋”完成情况
第一周我们布置的任务是“剥笋”,正好结合时令,是这个季节里有的东西。任务一布置下去,大部分家长还是挺支持活动的,都引导宝贝们如何剥笋,耐心地教给宝贝剥笋的方法,同时在群内积极打卡拍摄视频。但也有一部分家长没有帮助宝贝们共同完成,从孩子的口中了解到“爸爸妈妈太忙了,回来还要工作,没空弄作业”,“我们家里没有笋”……有积极配合的家长,也有一周过去始终没有动静的家长。
活动实录二、“劳动任务打卡”微调查
为了想要了解家长们对于“劳动任务打卡”这件事情的真实想法,于是我们设计了一份微调查,调查中牵涉到“孩子每周做家务劳动的频率?”,“孩子喜欢做哪些家务活?”,“孩子在做家务劳动的时候是否会有您的指导?”等等,了解家长目前对于孩子做家务劳动的关注情况,同时为下阶段制定“劳动任务打卡计划 ”提供方向。
活动实录三、“优秀作业”的有效激发
每一次孩子们完成了劳动打卡任务后,老师们都能进去在后台进行批阅。当我们看到一些完成得非常好的作业时,会批注上“优秀作业”,我们发现这个评价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对于大部分家长而言,当看到自己宝贝的作业被评为“优秀作业”时,会在下一次作业时更加积极认真;对于那些不积极完成任务的家长而言,当他们看到了其他幼儿的作品评为优秀作品时,也会促使他们尝试着去认真地完成一次作业,说不定也能被评为“优秀作业”。基于这样的功能,我们逐渐放宽“优秀作业”的比例,鼓励更多宝贝和家长积极认真有效地完成劳动任务打卡,颇有效果。
活动反思:
1、“劳动任务打卡”更进一步增进了家园之间的距离
自从推出了这项“劳动任务打卡”之后,我们发现我们和家长之间的距离更近一步了。对于教师而言,可以从视频中了解到每个孩子所生活的成长环境:包括家人之间的疏密关系,家庭教育的氛围,家长的教育理念等等,随后可以在评语中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与建议。同样对于家长而言,特别是有些平时与老师互动并不十分密切的家长,他们会觉得能够获得老师专业性的点评与可操作的建议非常荣幸,特别是那些被评为“优秀作业”的家长会更加积极支持配合各项工作。可以说这个平台给予了家园之间一个更加紧密沟通联系的机会。
2、平台上学习资源可以更广泛的共享
通过这个任务打卡活动,我们发现一些好的视频会被模仿,原本一部分可能并不十分了解该如何拍摄的家长渐渐有了方向,他们会去参考那些“优秀作业”,从而领会其中的内涵精华,再去正确引导自己的宝贝,从他们的作业完成中也看出了一次次作业都在进步。瞧,平台给予了家长们一个互相学习借鉴好经验的机会。
3、帮助老师明确下阶段打卡任务计划
通过“劳动任务打卡”微调查,让我们了解了家长们的一些心里想法,有家长认为每周打卡一次频率较快,又是材料没时间准备,每月打卡两次比较合适;也有家长认为劳动本身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用刻意去教给孩子所谓的劳动技能,只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是劳动,没必要打卡……一百个家长有一百个哈姆雷特 ,我们也在尽量权衡其中的利弊,既能凸显打卡任务的意义,又不额外增加家长们的负担,尽量选择一些不需要准备多少材料的任务去布置,灵活调整下阶段的劳动任务打卡计划。
版权信息 奉贤区树园幼儿园
地址: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运河路208号 电话:021-37566982
技术支持:上海时光基业软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