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总结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计划总结 > 正文
2018学年第一学期中班教研组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18-09-01    作者:树园幼儿园   点击率:
 

奉贤区树园幼儿园

2018学年第一学期中班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现状分析

(一)教研组基本情况

我们中班组共有4个班级,组内有8位教师,本学期我们班组的老师人员上都有了调整,每班平均1-2个中级教师,组内1名职初教师,整个组室的氛围充满活力,以青年教师为中坚力量。组内教师已了解各项班主任的常规工作,班组内教师各有自己的特长,能够进行组内的互相影响和辐射。

(二)优势之处

组内教师积极参与各项区、市及教师专业素养及指导幼儿绘画比赛,都荣获

了好成绩。如杨国英老师报送的作品《文明礼仪》获得“第二十一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奉贤赛区“基础教育组微课”一等奖,韩丽丽参加绿叶幼儿园资源联盟体骨干教师带教开放汇报活动《我爱喝水》等。

学期我们以《游戏》教参为依据,结合幼儿年龄特点,根据园长室培训的内容进行了一次角色游戏环境调整,对于材料的提供的数量、种类又重新进行了调整,通过实践研究,教师对如何分析角色游戏行为,如何介入支持幼儿角色游戏、如何交流讲评角色游戏,都有了新的思考和感悟。

专题教研中我们围绕专题我们组织教师认真讨论与学习,从运动活动、盥洗室活动、午睡活动、环境创设、集体教学活动等多方面提出措施,提高教育的有效性,梳理了一些经验与策略。

(三)不足之处

教研的形式、各项内容都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对问题研究的深入程度还不够,大部分还停留在问题的表面。

由于许多家长过分宠爱幼儿,因此进入中班发现许多幼儿的自理能力比较薄弱,如进餐中第一学期中班幼儿筷子的使用方法不够熟练、不会自己剥虾等。

二、教研目标

1、开展“中班幼儿一日活动中自理能力的培养”的专题研究,通过分析问题、实践研讨,梳理有效的教育对策和指导方法,提高中班幼儿的自理能力。

2、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围绕午餐活动、午睡活动、如厕、离园等环节发展中班自我服务能力。

3、加强教研组管理,充分发挥组内经验教师的引领作用,让不同层次的教师能承担各种教研组任务,促进不同教师的专业成长。

4形成互学氛围。发挥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形成互学互助的良好氛围,促进教师依据自身特长,形成特色。

三、内容与措施

(一)专题教研

1研究专题:中班幼儿一日活动中自理能力的培养

研究内容:围绕幼儿的年龄特点、如何激发幼儿愿意与人交往、与同伴幼儿相处、交往中的文明行、围绕文明交往方面的一课三研活动、环境中文明交往的体现。

研究措施:

1)、通过《学前儿童健康学习与发展经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生活》等理论学习,提升组内教师的专业素养。

2)将每一次的教研内容落到细节,从问题出发进行有效的研讨,梳理进餐、如厕、来离园等教育指导策略。

3)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利用多媒体、实录分享等形式让教研内容更加生活,激发组内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

(二)备课活动

1、配合备课组长组织好每一次的备课活动,围绕生活小达人系列,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研讨生活教育优质集体教学活动。同时以每一位教师轮流主持的形式,加强组内教师在备课活动中的参与性。

2、认真组织开展好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做到活动前的“三有”和活动后的“三有”,即:教研活动前有方案、有准备、有资料,教研活动后有反思、有行动、有调整。

3、有效利用外出学习老师的有利资源,及时请他们在备课活动中传达学习的理念和想法,拓展组内教师的教学思路,让教育更具时代性和创新性。

(三)其他工作

1、注重日常交流。

教研组长、班组长定期检查各班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发现优点及时组织教师进行观摩学习,不断提高组室的综合能力。

2、发挥骨干作用。

积极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运用传帮带等形式,提高青年教师的认识。比如:骨干教师经验介绍;骨干教师上示范课,青年教师再爬坡等;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的座谈会等。

3、充分利用资源。

充分挖掘现有的各种教育资源,不断拓展和丰富教学资源,根据中班主题的开展,制定出利用社区资源开展活动的计划,并每月开展两次外出实践活动,开拓幼儿的眼界,让幼儿在体验探索中学习。

4、班级教研

通过每月两次的班级教研,及时发现组内的幼儿的共性问题,作为常规教研的内容要点,同时也在一次次的班级教研中强化了三位一体的带班模式,让教师与保育员能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四、每月工作安排

活动时间

教研内容

讨论问题

教研形式

主讲人

4

1、交流小教研计划内容、明确学期教研任务

2、中班幼儿进餐方面的问题梳理

1、沟通与修订教研计划,明确教研重点。

2中班幼儿在进餐中存在哪些问题?

交流讨论

8

对中班幼儿进餐中自理能力的现场观摩和调整

1、 现场的环境是否有效?

2、 如何提高中班幼儿进餐中的自理能力?

观摩研讨

10

午睡活动中自理能力的培养(一)

1中班幼儿在午睡中自理能力存在哪些不足

2如何提高中班幼儿午睡活动重点额自理能力?

现场研讨

12

午睡活动中自理能力的培养(二)环境交流

1午睡环境的展示

2环境对幼儿是否有效?

实践反馈

14

来园活动中自理能力的培养

1、中班幼儿来园活动中自理能力的问题

2、如何提高中班幼儿来园活动中的自理能力?

现场研讨

16



离园活动中自理能力的培养

3、中班幼儿离园活动中自理能力的问题

4、如何提高中班幼儿离园活动中的自理能力?

     

现场研讨

18

如厕活动中自理能力的培养

1、现场观摩

2、中班幼儿如厕活动中自理能力有哪些问题?

3、如何提高中班幼儿在如厕中的自理能力?

实践观摩

20

梳理撰写经验总结

运用案例作为依托,撰写专题小结,梳理本学期研究的收获与思考。

交流分享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