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总结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计划总结 > 正文
2018学年第一学期大教研计划
发布日期:2018-09-01    作者:树园幼儿园   点击率:
 

奉贤区树园幼儿园

2018学年第一学期大教研计划

—幼儿一日生活中自理能力的培养

一、研究背景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生活自理能力也在不断提高。3岁幼儿手部小肌肉有了较大发展,动作逐渐精细化,有独立做事的愿望。四岁幼儿的有意性行为开始发展,他们能接受成人的指令,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出现了最初的责任感。但由于家长的包办代替,许多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表现出过度的依赖成人,自理能力较弱。

二、现状分析

(一)幼儿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园共有教学班12个,小班4个,中班4个,大班4个,幼儿总数为372名。随着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推进,幼儿身心发展较好,情绪愉悦,能主动参加集体活动,愿意和同伴交往。但部分幼儿语言表达还不够完整,生活自理能力表现较弱,针对幼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将采取有效的策略开展教育引导。

(二)教师情况分析

现进班教师共31名,其中职初教师(1-5年)5名,占一线教师的16%6-15年教师共18名,占一线教师的60%;其中中学高级教师一名,幼教高级教师17名,整个教师队伍呈现出年轻化,专业发展较好的优势。在园本化课程研究的深入推进中,教师的专业能力在不断提升,但由于青年教师多,教学经验还不丰富,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教师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还缺乏随机性和针对性,对于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还需要不断地实践与内化。

(三)问题分析

问题一: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幼儿的自理能力还较弱,表现在:小班幼儿吃饭需要老师喂,中、大班幼儿表现挑食,进餐桌面、地面不干净、部分幼儿不能较快入睡、许多幼儿还没有养成整理物品的习惯等。

问题二:教师对于各年龄阶段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要求还不明确,缺乏有效的教育对策和指导经验。

问题三:许多家长过分宠爱孩子,在孩子的生活中常常包办代替,所以部分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喜欢依赖成人,生活自理能力比较薄弱。

三、研究目标

以幼儿一日活动中自理能力的培养为研究重点,通过午餐活动、午睡活动、如厕、离园活动等环节,开展理论学习和实践研讨,分析问题原因,进一步明确各年龄阶段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要求和内容,梳理有效的教育对策和指导方法,努力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

四、研究内容

针对园本化课程实施教师的实践困惑及幼儿发展弱势,制定本学期大教研专题研究主题:一日生活中自理能力的培养,各教研组分别开展:“一日生活中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一日生活中如何培养中班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一日生活中如何培养大班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根据研究主题细化研究的内容,主要围绕一日生活中:幼儿午餐活动、午睡活动、如厕、离园活动等环节开展研究,教师学习观察和解读幼儿的自理能力与行为,研讨有效的教育对策和指导经验,逐步梳理各年阶段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内容以及实施要点,并形成幼儿自理能力培养教师操作提示。

五、具体措施

(一)优化教育理念

1、利用大小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开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生活》、《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核心素养》、《上海托幼》等知识导读活动,要求教师撰写一篇学习体会,组内开展一次学习交流活动,帮助教师进一步明确各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特点,提升教师的专业理论素养。

2、要求专家来园指导,通过专题讲座、现场观摩、研讨分析,帮助教师优化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行为。

(二)加强实践研究

通过大教研组,引领教师开展理论学习和经验分享,通过小教研组引导教师聚焦问题,分析幼儿行为,梳理有效的教育对策,共享研究经验。

1、围绕各班组专题研究的重点,期初各班级撰写专题研究计划,认真分析幼儿生活能力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思考研究的内容。期末每位教师撰写专题研究小结,梳理研究的经验和成效。

2、围绕幼儿午睡活动、午餐活动、如厕、离园活动等环节,研讨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实施要点和指导策略,在此基础上学习解读和分析幼儿的行为特点,针对存在的问题开展有效的教育引导。

3、进一步重视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研讨幼儿自理能力发展水平的有效评价手段和方法,及时了解和关注幼儿的自理能力。

4、开展幼儿自理能力培养教学研讨活动,通过选择教材内容、确定目标、制定教学方案和教学过程的研讨,进一步研讨各年龄阶段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要求,提供教师的指导能力。

(三)注重经验梳理

1、撰写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幼儿生活学习故事,进一步分析、解读幼儿的生活行为,思考教师有效的教育对策和指导经验,有效提升幼儿的自理能力。

2、开展幼儿自理能力培养个别化材料交流研讨活动开展幼儿自理能力培养幼儿学习故事交流,针对自理能力的培养的要求进一步观察、分析幼儿的学习行为,思考后续调整的支持策略。

3、开展期末教研组论坛,分享研究的经验,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下阶段研究的方向。

六、具体内容与措施

时间安排

研究内容

研究思考点(解决的问题)

教研方式

负责人

第二周

学习业务工作计划、各教研组计划

了解计划要点,明确研究重点,分析存在的问题

纸条调查交流讨论

姚英

第四周

各年龄阶段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目标

1、什么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2、各年龄阶段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内容有哪些?

理论学习

案例分析

姚英

第六周

在进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1、研讨幼儿进餐活动中教师需要培养幼儿哪些生活自理能力?

 2、思考教师有效的指导策略

理论学习

案例分析

姚英

第八周

提供操作材料发展幼儿手部精细动作

1、研讨如何提供给个别化学习活动材料发展幼儿手部精细动作?

 2、思考教师有效的指导策略

材料分析

交流讨论

姚英

第十周

在午睡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1、研讨幼儿午睡活动中教师需要培养幼儿哪些生活自理能力?

2、思考教师有效的指导策略

3、午睡室环境交流

理论学习

环境交流

姚英

第十二周

在来离园活动中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1、研讨幼儿来离园活动中需要培养那些生活自理能力?

2、思考教师有效的指导策略

理论学习

案例分析

姚英

第十四周

在如厕活动中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1研讨幼儿如厕活动中需要培养幼儿哪些自理能力?

2、思考教师有效的指导策略

理论学习

环境交流

姚英

第十六周

幼儿自理能力培养一课三研展示活动

1、各班组开展幼儿自理能力培养教学研讨、展示活动。

2、开展教学有效性研讨

教学观摩

研讨交流

姚英

第二十周

教研组论坛

1、梳理一日生活中各年龄阶段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实施要点和指导策略,分享研究成果。

经验梳理

成果分享

姚英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