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总结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计划总结 > 正文
2018学年第一学期小班教研组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18-09-01    作者:树园幼儿园   点击率:
 

 奉贤区树园幼儿园

2018学年第一学期小班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现状分析

(一)教研组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们小班组共有教师8,5位是五年期以上的成熟教师,其中4位是中级教师,1位党员教师。组内的老师都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对班级管理工作也是较有经验,班组内老师都能积极参与各项工作,有较强的责任心。班组内的职初教师,在短暂的保教生涯中也正在慢慢积累班级管理的经验和教学经验,且在工作积极认真,在园领导和班组其他老师的帮助下成长的很快。

(二)不足之处:

1、教师方面

通过教研学习活动,组内教师对小班幼儿年龄特点以及有关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日常活动中,教师能注重观察幼儿行为,分析其原因,并有相应的有效教育措施。对于如何更加有效的培养小班幼儿一日活动中的生活能力的还需进一步研究,发现的问题要更深入,提出的措施要更有效。

2、幼儿方面

幼儿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不尽相同,且他们的生活能力个体差异比较大,如何面对这些个体差异,尊重个体差异来开展专题研究进一步提升幼儿的生活能力也是对我们的挑战。

二、教研目标

1、以《学前儿童3-6岁发展指南》、《幼儿生活活动》教参、《学前儿童健康领域核心经验》等为理论指导依据,开展“小班幼儿一日活动中生活能力的培养”为重点,通过丰富多样的学习研讨手段,提高组内教师对小班幼儿一日活动中生活能力培养的指导能力。

2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研读小班教材,优化小班学习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实施,提高教研组研究及教师课堂实践的有效性,提升幼儿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成功体验。

3、加强教研组建设,重视教研过程的规范性,为教师构筑团队学习、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交流展示的平台,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内容与措施

(一)专题教研活动

1、本学期研究专题为小班幼儿一日生活中自理能力的培养。各班制定好专题计划,积极落实专题的实践研究。以进餐环节、午睡环节、来离园环节、如厕环节为重点切入点,深入实践研究,。我们将根据专题计划有条不紊的开展进行理论学习、现场研讨交流,组织老师互相观摩研讨,把专题研究落到实处。

2、组内定期进行专题实践研讨,分享实践中的有益经验,反思与提升个别化学习的质效。

3、学期末进行专题论坛活动,总结梳理研究经验,形成组内优质资源。

(二)常规教研活动

1、加强组内集体备课,积极尝试备课说课的小教研活动,让老师通过对自己备的教案进行说教案,在年级组活动中进行交流分析,运用集体的智慧,提升对教案的理解能力,以及对教材的把握能力,真正有效的提高年级组备课活动的实效。

2、认真开展一课三研活动,以一课三研为平台,深入研讨,互相学习,切实提高集体备课的质效,提高集体教学中师幼互动的水平。

3、为迎接一级园复验工作做好环境创设工作,进一步丰富小班幼儿游戏化环境,支持幼儿游戏。

4、加强年轻教师的培养工作。新教师通过做到分层管理,分步培养,从而激励新教师不断提高。鼓励新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给她们充足的机会来表达表现。在互动问答和争辩中进行反思。

5、注重幼儿体验,结合贤文化内容及时在主题计划中调整和补充一些社会热点、安全教育、节庆活动和实践活动等等,丰富幼儿经验。

四、每月工作安排

活动时间

教研内容

讨论问题

教研形式

主讲人

3

1、交流本学期专题教研计划内容、明确学期教研任务

1、结合各班实际情况说说幼儿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交流讨论

5

小班幼儿一日生活中自理能力的培养——进餐

在幼儿进餐中需要培养哪些能力?有哪些方法和措施?

现场观摩

7

小班幼儿一日生活中自理能力的培养——午睡

在幼儿午睡中需要培养哪些自理能力?

交流讨论

9

小班幼儿一日生活中自理能力的培养——午睡

结合案例分析培养午睡中自理能力的措施和方法。

交流研讨

11

小班幼儿一日生活中自理能力的培养——来离园

在幼儿来离园环节中需要培养哪些自理能力?有什么措施?

视频观摩

13

小班幼儿一日生活中自理能力的培养——如厕

在幼儿如厕环节中需要培养哪些自理能力?

交流讨论

15

小班幼儿一日生活中自理能力的培养——如厕

如何利用环境提高幼儿如厕能力?

19

梳理撰写经验总结

运用案例作为依托,撰写小班专题小结,梳理本学期研究的收获与思考。

交流分享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