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享
当前位置: 首页 > 保教工作 > 经验分享 > 正文
个别化案例:我一定会成功
发布日期:2014-12-19    作者:树园幼儿园   点击率:

我一定会成功

方圆

背景:
个别化学习活动是幼儿园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要使幼儿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就必须提高活动质量,而影响活动质量的关键因素就是活动材料。个别化学习活动开始了,小许、圆圆走到了设计院,开始剪灯笼了。

实录:
小许在桌边坐下,拿起一张黄色的手工纸对折,边折边看了一眼坐在对面的圆圆。圆圆也拿了一张黄色的手工纸,正在仔细的边对边对折。小许也很仔细地把边和边都对准后,才用小手按压手工纸,正方形的手工纸对折后变成长方形了!他从第四组的工具盒里取出了记号笔,用记号笔在长方形的手工纸上从手工纸的一头对折处开始先画一个灯笼顶,再往另一头画了一条大大的弯弯的胖胖的弧线,眼看着弧线就要到达另一头了,小许改弧线为直线与手工纸的另一头对折处连接了,在长方形的手工纸上出现了半个带一个尾巴的胖胖的灯笼图案!小许满意地将记号笔放回工具盒,顺手拿起了剪刀。他左手拿手工纸,右手拿剪刀,转头看了一眼旁边墙面上的剪灯笼操作步骤图,把剪刀对准手工纸对折处画的半个灯笼轮廓线,沿着轮廓线开始剪了起来。他时不时地看一眼墙上的步骤图,时不时地又看一眼坐在他对面的圆圆。当他剪完轮廓后将手工纸打开一看:正方形的手工纸变成了一个大大的圆圆的有个小尾巴的灯笼!小许合拢灯笼,右手用剪刀从对折处往灯笼的开口处剪一条短短的直线,小剪刀顺势往左手处一转又剪了一条短短的横线,从灯笼中抽出剪刀,从连接处对着横线剪过去,方方的小纸片断开了,掉在了桌子上。他剪下了一个又一个方方的小纸片,有的纸片还有个角连着灯笼掉不下来,他就用手把它拉下放在桌上,不一会桌子上就有好多小纸片了。小许又一次打开了灯笼:在灯笼的中间出现了一排一个紧挨着一个大小均匀的长方形洞洞。接着,小许把剪刀对准灯笼下方的小尾巴,一刀一刀地剪直线,一会会功夫小尾巴不见了,出现了粗细均匀的流苏!小许又一次把灯笼合拢,再次对折,用刚才剪小纸片的方法在对折处剪下一个个方方的小纸片,桌上的小纸片越来越多了!小许再次小心地打开灯笼:在灯笼中间的长方形洞洞两旁又出现了两排排列整齐的长方形洞洞!一个美丽的有三排长方形图案的灯笼完成了!
小许又拿起一张手工纸对折准备剪第二个灯笼。这时,他凑近第二个灯笼操作步骤图看了一会,拿起记号笔在对折好的手工纸上又画了一条带小尾巴的大大的弯弯的胖胖的弧线,他看一眼操作步骤图中灯笼的弧形花纹,画一笔,看一眼画一笔,终于在画好灯笼轮廓线的手工纸上出现了和第二个操作步骤图上一摸一样的弧形花纹。他把笔放回工具盒中,拿起了剪刀开始剪。一旁的圆圆这时也剪好了一个图案各不相同的像花瓶一样的灯笼,熟练地把灯笼贴在了陈列区。小许又琢磨了一下操作步骤图,然后才开始仔细地剪了起来,小剪刀沿着对折的地方从右向左一路剪了过去。剪了一半小许停了下来,又看了看步骤图,继续沿着对折处剪到了底,这时手工纸在小许手中突然分成了两张,差点从他的手中掉下来,他继续把手工纸边和边对整齐,左手往右手处挪了挪,并牢牢地抓住已经分开的手工纸,依旧剪灯笼的轮廓。他困难地剪着灯笼的轮廓,好不容易才完成。当他正准备下手剪“花纹”时,他犹豫了一下,对着操作步骤图看了许久。他决定从轮廓线的外端开始下手,小心翼翼地从右至左剪弧线,剪刀碰到标记的地方,停了下来。他思考了一会,决定剪第二条“花纹”。这次他很快就剪到了标记的地方,毫不犹豫地把手中的手工纸竖了起来,小剪刀“咔嚓”一刀剪了下去。啊呀!两条“花纹”就这样从手工纸上掉了下来。小许不明白这是怎么了,看看操作步骤图,没有发现有什么问题。他犹豫了一会儿,继续剪第三条弧形花纹。这条“花纹”他剪得格外的小心,也剪得格外的细。当剪到画有标记的地方时,他又一刀下去把“花纹”给剪了下来。 “花纹”剪得一条比一条细。小许不时的观察操作步骤图,他将手中合拢的灯笼反转过来看了一眼。剪刀还在不停地工作,“花纹”一条条地掉在桌上。他把之前画的花纹都剪完了,把手工纸打开一看:灯笼断成两半儿了。他纳闷地合拢断成两半儿的灯笼,往桌上一放。这时对面的圆圆已把第二个灯笼又完成了。小许又拿一张崭新的手工纸,把断成两半儿的灯笼和小纸屑捏成了一团,扔进了废纸盒,随手放好了剪刀。他把手中的手工纸对折,看了看操作步骤图,继续用刚才的方法剪灯笼……

分析:
个别化学习活动过程是幼儿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他们在活动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惑。大班幼儿会愿意通过不断地尝试来解决问题,但他们常常在没有细心观察、分析自己操作失败原因的情况下,就不断地采用原先的方法继续尝试,操作中缺乏思考,因此不能发现存在问题的关键,也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小许在整个个别化学习过程中一直专注地自主学习和探究。第一个灯笼完成,他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于是,他继续按先前成功的经验,按操作步骤图的提示剪第二个灯笼,但灯笼在小许手中断成了两半。圆圆完成了美丽的不同花纹、造型的灯笼,小许也视若不见,坚持着继续按先前成功的经验进行尝试。
小许在灯笼上剪出排列整齐细密的长方形图案,说明他有一定的空间知觉,掌握了运用剪刀的方法,也能观察操作步骤图按提示制作。在不断尝试错误中没有放弃,有较强的坚持性,良好的学习品质。在孩子还没有产生放弃的念头时,教师还需耐心等待。在追随幼儿、引导幼儿主动进行探究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耐心等待也是很重要的一种策略。

在幼儿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尝试实验、积极验证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困难,教师是直接介入指导呢?还是耐心等待幼儿自己发现和探寻呢?我认为教师要分析班级大多数幼儿剪灯笼时是否有与小许类似的情况,再决定推进的策略。

首先如果是大多数幼儿不能理解这个标记,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鼓励大家一起发现、讨论操作步骤图上的标识表示什么意思,共同解决困难。

其次如果是个别幼儿不能理解,在讲评时让该幼儿说说自己遇到的困难,目的是让他知道在遇到困难时能寻求同伴的帮助,通过生生互动来解决问题。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