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培训
当前位置: 首页 > 特色专栏 > 生活教育 > 专题研训 > 专题培训 > 正文
教师如何帮助小班幼儿提高角色意识
发布日期:2018-10-17    作者:树园幼儿园   点击率:

1、做好活动前的准备

一个幼儿角色游戏的成功开展与教师在活动前的认真准备是密不可分的。认真而全面的游戏布置和安排也更意为唤醒幼儿的角色意识。我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到,我们要做好活动前的准备需要注意好几个方面:(1)明确活动时间和地点,并事先告诉幼儿,让他们可以有时间先去观察和思考自己所想要扮演的角色形象。(2)准备好活动道具,是角色游戏更加的形象和逼真,也能使孩子更快的融入游戏,理解游戏。比如:在“医院”游戏中,给孩子事先准备好护士帽,红十字的小卡片,模型的小针管等等,都能起到很好的游戏效果。(3)活动前开讨论大会。在角色游戏开展之前,教师组织小班幼儿开一个讨论大会,鼓励幼儿去积极思考游戏中的角色形象,让幼儿们踊跃发言,可以帮助幼儿理解角色游戏中的角色,从而保证游戏的顺利开展。

 2、选择合适主题

角色游戏是幼儿社会经验的再现,幼儿由于社会经验少,所以教师在选择游戏的主题时应选择易于被幼儿接受或者能够唤醒幼儿社会经验的主题。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去选择:(1)从幼儿所熟悉的事物中选择主题。幼儿们所熟悉的事物莫过于“娃娃家”“幼儿园”之类,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组织幼儿玩这一类角色游戏,幼儿不仅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完成各个游戏环节,更能够创造性的表达出对某个角色的理解。(2)从幼儿所崇拜的人物中选择主题。幼儿一般对于警察、司机、医生这一类的职业非常的向往。在我和幼儿的相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在聊天中经常会说到自己在上下学的过程中搭乘公共汽车,看见司机叔叔开着大汽车的样子非常的厉害。看到穿着制服的警察叔叔,在指挥交通的样子就觉得非常的神奇。这些都说明孩子会与某些职业的向往和喜爱。(3)从幼儿所好奇的事物中选择主题。上小班的幼儿社会经验不足,对于很多社会现象感到好奇而又新鲜,像商店里摆着的琳琅满目的商品,面包店里有着的各式各样可口美味的面包,我们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并从中选择合适的角色游戏主题。

 3、注重差异

在实际的角色游戏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性格活泼、外向的孩子总是扮演着主要的角色,像“医生”游戏中的医生,“幼儿园”游戏中的老师等等,而性格内向的孩子却经常扮演辅助角色。对于这种现象,我们教师应该及时做出有力的引导,注意孩子们的差异性,鼓励性格内向的孩子也多去扮演一些主要角色,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保证孩子们的全面健康发展。

而对于兴趣易变的幼儿,则应该在日常的教学中多培养他对于事物的注意力,同时了解什么是对他最具有吸引力的,从这些方面来增加幼儿进入游戏的角色意识。

4、适时引导,介入角色

角色游戏虽然是幼儿自主、自愿的活动,但是幼儿由于对游戏的理解和把握不够到位,所以有时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甚至跑题的现象,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及时的进行引导,需要时还可以介入角色,来帮助幼儿在游戏中保持角色意识,使游戏顺利的展开。

就像一篇文章需要引言,一部话剧需要旁白一样,在幼儿的角色游戏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前,游戏中的引导来帮助幼儿完成游戏,在游戏前教师先给幼儿们做一个游戏介绍和指导,在游戏中教师可以辅以一些提示语,比如在“幼儿园”游戏中,教师可以提醒孩子们“上课铃响了,上课时间到了。”“现在开始做体操,妞妞同学还不太会,老师和同学们应该怎样去帮助她?”等等。

又如在“医生”游戏中,扮演医生的帅帅同学注意力不太集中,总不能很好的把握角色,这个时候老师可以扮演一名来看病的老奶奶向医生询问病情,这个时候孩子的兴趣就会立刻提升上来,这样角色游戏就能较好的展开了。

分享到:
相关信息

版权信息    奉贤区树园幼儿园
地址: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运河路208号    电话:021-37566982
技术支持:上海时光基业软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