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总结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计划总结 > 正文
二0一六学年第一学期保教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17-01-12    作者:树园幼儿园   点击率:

奉贤区树园幼儿园

0一六学年第一学期保教工作总结

树园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紧紧围绕区第二十一届教学节“智慧课堂,有效教学”主题,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上海市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指南》等文件精神为指导,以教育局、托幼办、教研室工作重点和幼儿园新发展规划为引领,以课程领导力与执行力的常态落实为主线,以研究解决日常教学中实际问题为立足点,以区教学节“智慧课堂,有效教学”为研究重点,增强质量意识,注重内涵发展,提升保教水平,促进教师、幼儿、课程一体化发展。

一、加强理论学习,优化教育理念

我园注重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不断优化教师的教育理念,提升专业素养。组织教师先后学习了《奉贤区二十一届教学节实施方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学前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等文件精神,通过集体学习、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经验分享等方式,帮助教师从思想高度上领会各类文件精神的发展意义,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我们给每位教师订阅《上海托幼》、《云淡风轻——应彩云教学案例随笔》等专业书籍,鼓励教师每月撰写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成长的感悟。

为了拓宽教师的专业视野,本学期我们选送7位教师参加上海市李蔚宜培训班、2位教师参加上海市名师培训班学习,1位教师参加解放路幼儿园带教学习,为展示培训成效,期末我们开展了外出培训教师专题汇报活动,要求教师将外出学习的成果经验制作PPT在园内进行再培训,不断拓宽教师的专业视野,丰富专业知识,在交流互动中带领教师共同成长。

二、深化园本研修,提升专业能力

智慧课堂是以完善学生的人格成长,促进学生的智慧发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的理想课堂。我园紧紧围绕区二十一届教学节主题,以教研组为研讨主阵地,引领教师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梳理经验,优化课堂组织形式,促进教学方式转变,打造智慧课堂,提高教学有效性。

(一)专题研究

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实践困惑,本学期开展了专题研究:基于幼儿数学核心经验的个别化材料的有效投放,各班组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主题开展需求制定研究的计划,细化研究内容,努力提升个别化材料提供的有效性。

1、理论导读重引领。为了指导教师深入开展研究,每次大教研我们都会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学前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通过理论导读帮助教师进一步明确数学领域的核心经验,通过现场观摩、材料分析、问题研讨等,大家共同分析幼儿的年龄特征和思维发展水平,寻找幼儿最近发展区,通过有效的支持和帮助促进幼儿更快发展。针对教师观察能力薄弱的现象,本学期我们还聘请思来氏专业培训机构教师组织开展培训活动,通过理论学习、实践观摩和分析研讨,帮助教师学会观察、解读、分析幼儿的行为,进一步提高教师观察分析幼儿行为的能力。

2、案例分析重需求。我们注重将专题研究的内容落到实处,鼓励教师制作个别化学习活动材料,观察幼儿学习情况,撰写幼儿学习故事。每次教研都根据研究重点内容安排教师介绍制作的材料,讲述幼儿学习故事。大家紧紧围绕数学核心经验,分析材料的核心价值,解读幼儿的学习行为,提出调整的建议和思考。

3、团队研究重合作。在教研组队伍中,我们鼓励每位教师带着任务参与研究,每次教研都能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提出实际困惑,大家发挥团队指挥,不断调整和完善个别化材料的价值。期末我们开展了全园专题论坛,三个教研组教师能分享研究的策略,共享研究的成果。团队合作深化了教研的宽度和广度,共享教育智慧,提升了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二)常规研究

1、教学之星评选活动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园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促使教师专业化更快的成长,开展“教学之星”评选活动大家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为指导,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引导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中自由探索、交流发现,充分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主动性,体验学习活动的快乐。活动后执教教师和听课教师围绕活动的有效性开展现场交流研讨,分享优秀经验,提出建议和思考,在交流互动、观摩评价中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更快发展,同时优秀教师的成长也为青年教师树立榜样示范作用,形成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学风,让不同起点、不同层次的教师在我园得到长足发展,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不断提升。

教学之星评选活动为教师们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在实践与反思中增强教师立足课堂,关注幼儿的能力,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教育理念先进、知识底蕴深厚、教学风格独特、创新能力较强、育人成果明显的教师队伍。

2、一班一品项目研究

“一班一品”项目研究是我园深入推进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举措。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优势,立足班级实际需求,选择研究的内容,制定项目研究的计划。本学期我园有12个班级申报了项目研究,内容包含了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许多方面。大家针对研究内容,两位教师协调配合,面向班级全体幼儿开展实践研究,努力打造班级特色。在项目研究中,我们鼓励教师自主交流、学习互动,共同分享优秀的研究经验,拓宽研究的思路。为强化研究成效,学期末组织开展了项目研究的中期汇报,大家用PPT的形式呈现了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共享了教育智慧。通过“一班一品”项目研究,发挥资源优势,形成优势互补,连环跟进的研究模式,进一步培养教师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一课三研研讨活动

一课三研研讨活动已经成为我园教学研究的常规工作。在不断的实践研讨中,我们进一步关注新课程背景下集体教学活动设计以及教师组织活动的能力。在组长的引领下各教研组共同设计活动方案,准备教具,研讨活动过程,教师在执教、研讨、反思、再执教、再反思的循环中对方案进行调整、优化,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进“二研”和“三研”实践活动。为确保研究实效,每月底开展“一课三研”展示活动,全园教师共同参加观摩研讨,任课教师对现场活动进行自我反思,听课教师分析活动的亮点,同时根据现场活动提出建议和思考,教师们在相互的交流、思维的碰撞中获得实践智慧的发展。通过在教学活动全过程中的实践反思、切磋解疑伙伴合作、互动研讨来感悟理念,切实提高教师们教育素养和实践研究能力。同时也积极发挥了团结合作的教研组氛围,积累优质集体教学活动方案并充实《幼儿园主题活动优秀方案集》。

4、优秀教研组展示活动

为进一步凸显教学节“智慧课堂有效教学”主题,深入推进教研组建设,我们还开展了优秀教研组展示活动。大班组老师在组长的带领下,围绕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开展了深入的研讨,大家共同解读教材,分析幼儿发展目标,研讨优质教学活动方案的设计,同时教师们也针对集体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问题,大家共同研讨解决策略,达成共识,提高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深入思考。

优秀教研组展示活动不仅发挥了组内教师的集体智慧,共享教育经验,同时也激发了教师参与学习、交流研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园内其他教研组发挥了榜样示范的作用,引领其他教研组围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深入的研讨,提示专业能力。 

5、在交流评比中共享智慧

为了发挥教师专业优势、提升一日活动的保教实践能力,我们鼓励教师自主研究,大胆实践、并通过交流评比在园内展示辐射,智慧共享。

如:我们组织开展了“生活微视频”评选活动。前期我们邀请了上海市电教馆陈主任来幼儿园开展微视频制作的专题培训活动。陈老师围绕微视频制作的技术、素材的选择、教育的价值等方面给教师做了详细的介绍,帮助教师丰富相关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教师围绕生活教育要点,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了形象生动的视频课件,并利用课件开展集体教学活动的实践研讨。微视频制作不仅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同时也丰富了生活教育的手段,家园携手更好的开展生活教育。同时通过生活微视频的制作和研究也不断丰富了树园幼儿园生活教育资源库,促进了生活教育的有效性。

又如我们先后开展班级课程化环境交流评比等活动,在交流评比中教师认真梳理实践经验,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提出思考与困惑,大家共同研讨分析,明确课程化环境对幼儿的发展价值,梳理各个区域环境创设中的核心经验,大家取长补短,共享教育智慧。

再如开展“种植园地”评比:教师认真分析季节特征及各类种植物的生长过程,在家长的支持配合下带领幼儿开展种植活动,同时制作宣传版面,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及营养价值,品尝自己种植的蔬菜------在生活体验活动中引发幼儿种植、照顾植物的兴趣,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

6、在结对带教中携手互助

以教育局紧密型资源联盟为契机,我园与毓美幼儿园、震旦幼儿园开展结对带教活动。作为盟主单位,我园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三所幼儿园携手互助,共同进步。本学期震旦幼儿园创建二级一类幼儿园,我们从幼儿园课程实施、教学管理、教学活动的开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指导,帮助震旦幼儿园顺利迎接了创建工作。我们还积极参加解放路幼儿园联盟体、江海幼儿园联盟体活动,通过教学活动研讨、制作个别化材料、专家报告等活动,共享教育智慧,携手互助共同提高。

三、注重课程管理,提升保教质量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规范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实施意见》,按照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合理地制定课程实施方案,并进一步调整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的相关附件内容,使其更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

 (一)规范园本课程实施方案

我园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尝试将主题课程和“体验式生活教育”互相融合,关注课程的平衡性和有机渗透。为保证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有效性,按照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区域特征、园所条件、季节特点以及幼儿生活规律等重新科学合理地编制保教工作计划和各年龄段幼儿一日活动作息时间,制定每班一日活动安排表,保教结合、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活动,本学期我我们重新修订了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要求教师认真学习课程实施方案,规范实施幼儿园一日活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二)建立保教质量监控机制

我们严格执行每日行政值班制度,以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为依据,加强一日活动保教巡查,做到随检查随反馈随指导,不断规范日常常规。严格执行每日行政值班制度,通过常规检查和随机检查相结合,加强一日活动保教巡查,做到随检查随反馈指导,检查结果与教师月考核、年终考核相结合。坚持每周开展园长听课日活动,通过半日活动观摩指导,及时了解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能力,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交流沟通,提出有效的建议和对策,帮助教师在实践、反思、调整中进一步关注一日活动的有效组织;园长业务园长坚持每周审阅各班制定的周计划,日计划,认真修改并提出建议,为教师每周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坚持每月检查教师各类教学计划记录的撰写,提高各类计划记录的有效性。

(三)创新幼儿发展评价手段

我们不断完善幼儿园发展的评价体系。本学期我们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重新调整幼儿发展评价指标,各班期初、期末开展幼儿评价分析,在此基础上完成各班组综合评价,分析幼儿发展的优势,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幼儿发展。同时业务部门根据各班幼儿主题经验、文明行为习惯、社会性游戏、运动相关经验等要求开展幼儿发展项目分析,了解幼儿的发展,并指导教师不断调整教学指导策略,促进了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

(四)规范项目管理

项目组管理是发挥教师专业优势,提升教师专业自觉的有效措施: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认领幼儿园的各类活动,项目负责人根据活动需要自己招募项目团队,制定计划书、策划活动内容、组织开展活动。我们先后开展了开学典礼、国庆大舞台、亲子运动会、阅读节活动、亲子秋游等活动,在项目负责人的带领下,各类活动有序开展,成效显著。项目管理也锻炼了青年教师的管理能力,在策划、实施、反思、调整中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发挥活动室价值

我们加强活动室的管理,安排骨干教师担任活动室管理员,根据幼儿的能力发展及兴趣需要提供材料、创设环境。为了使管理更有序和规范,安排各班活动时间表,各班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有序进入活动室游戏,并做好活动记录。本学期我们的思维室正式启用,老师们积极设计活动方案,引导幼儿和设备互动,提升能力。

四、丰富幼儿活动,促进全面发展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我们始终将此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幼儿活动。

(一)“好宝宝”评选活动

每月具体根据相关评价指标内容,在班级推选下评选出了10月卫生好宝宝(围绕幼儿生活能力、清洁卫生等); 11月礼貌好宝宝(围绕幼儿文明习惯、礼貌行为等);12月健康好宝宝(围绕幼儿运动兴趣,动作发展等),1月快乐好宝宝(围绕幼儿游戏愉悦、同伴交往等);在“好宝宝”评选活动中,各班级针对评价标准通过自荐、他荐的方式,每月选出一名幼儿成为当月好宝宝,在期末休业式上进行颁奖表彰。“好宝宝”活动充分激发了幼儿学做榜样、争做榜样的积极性。

(二)“宝宝秀”系列活动

为了丰富幼儿的学习活动,促进幼儿更快发展,开展了 “宝宝秀”系列活动:先后开展了“庆国庆活动”、“幼儿早操比赛”、“亲子运动会”等活动,活动前项目负责人精心设计活动方案,确定活动目标和评价标准,通过学校网站、微信平台、会议等进行宣传发动,保障各类活动规范有序的开展。如我们开展“幼儿庆国庆”活动,孩子们手举国旗、通过舞蹈、演唱等方式表达对祖国妈妈的热爱之情,赞美今天的幸福生活;又如在“幼儿早操”比赛中,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做操、动作有力、精神饱满,充分展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宝宝秀”活动为幼儿搭建了展示能力的平台,促进了幼儿个性的发展。

(三)生活体验活动

在主题学习活动的开展中,我们充分利用周边资源,结合节日带领幼儿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生活体验活动:带领幼儿走进菜场、走进街道、采访周围的人,在社会实践活动拓宽幼儿的视野,增长幼儿见识;结合主题活动,中大班幼儿走进菜场,开展蔬菜购买活动,小班幼儿开展“吃火锅”活动,了解蔬菜的营养,体验蔬菜的美味;重阳节爷爷奶奶走进幼儿园,孩子们给爷爷奶奶赠送礼物,表演节目,激发幼儿关爱长辈的情感;“爱牙日”,孩子们走进牙科诊所,了解蛀牙的危害,在医生的指导下学习保护牙齿;结合“元旦节”,带领幼儿开展大带小购买图书,图书推荐等活动------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活动拓宽了幼儿的活动空间,发展了幼儿的能力,促使幼儿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

五、我们的成绩

教师获奖:

张青:2015学年奉浦社区优秀教师

    张青:Find好青年称号

姚昕晨:2015学年奉浦社区优秀教师

陆莉嘉:2015学年奉浦社区优秀教师

陆莉嘉:上海市“智造未来”细管建构比赛  一等奖

沈顾靓:《奉贤美奉贤强》优秀征文

路佳:奉贤区爱心暑托班优秀志愿者

方圆:“美丽城市科普行动”环保创意作品征集评选二等奖

方圆:奉浦社区优秀班主任

陈丽霞:2016学年行政嘉奖

陈丽霞:奉浦社区优秀班主任

姜丽娜:2016学年行政嘉奖

姜丽娜:2016年教育系统好青年获得“爱岗敬业“好青年”

姜丽娜:2016未来之星“小小结构大师“慧德高智造未来“教师团队赛一等奖”

卫佳云:2016.9奉贤区教育系统“Find•好青年”获得“志愿奉献好青年”称号

许娟:《沙漠中的绿洲》作品荣获环保创意作品征集评选活动三等奖

曹扬:2016年度奉浦社区优秀教师称号

杨国英:2016 “奉浦社区优秀教师”称号

文章交流或发表:

杨国英:论文《浅议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教养策略》发表在奉贤教育201510

六、反思与调整

(一)加强教研组建设

加强教研组队伍建设,由于青年教师多,在研讨过程中常常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组长在研讨过程中示范引领作用还需加强。

(二)加强教学研究

教师组织集体教学活动的能力还需加强,表现在:组织活动比较高控,提问预设缺乏针对性,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加强优质资源的积累

在集体教学活动的开展中,还缺乏优质的教学活动,主题资源库的建设还需不断加强。

执笔:姚英

20171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