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总结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计划总结 > 正文
2016学年第一学期家园社区共育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17-01-12    作者:树园幼儿园   点击率:

奉贤区树园幼儿园

2016学年第一学期家园社区共育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们坚持“使幼儿园、家庭、社区联合成为教育整体”的理念,完善家教机制,创新指导载体,深化家园和社区合作教育,提升园本家庭教育品牌建设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不断实现家教指导与服务现代化。

一、优化管理机制,提升指导能力

1、规范管理,提高家教指导工作的实效

为了提高家教指导工作的实效,本学期以区管理督导为契机,切实加强了家教指导工作的管理,从制度和措施上保障家教工作的有效开展。做到“四有”,即有章程、有计划、有培训、有考核等一系列制度,措施上做到“三要”,即要参与、要检查、要反思,从而有力地规范了家教指导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加强师资,保证家教指导工作的实施

为了转变教师的观念,提高教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能力,我们从提高家教指导者的能力入手,加强教师家教理论的学习,使教师们能从理论学习中更好地指导家教实践工作的开展。本学期我们成立了家教中心组。三个年龄段各有一个负责家教的老师,我们开展前期家教内容的培训,并结合各年龄段实例进行全面辐射,让全体教师掌握了许多家庭教育指导的方法和技巧,站在家长的角度,更科学、合理地开展家教工作,使教师心中真正树立起全心全意为家长服务的意识。同时开展了教师班级网页制作交流、萌宝家园的展示,促使教师更好的开展家教指导工作。

3、借助平台,实现家教指导工作的多元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交流互动的平台不断地丰富。我园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借助信息化的沟通渠道开展家教指导:如利用班级网页、QQ、微信等联系方式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知识,介绍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与家长沟通交流幼儿的发展情况,针对发现的问题研讨有效的教育策略,达成共识;家长也在网络平台分享教育经验,信息共享。通过网站拓宽了家庭、幼儿园之间的信息渠道,实现了幼儿园育人、家庭育人的协调发展,家园同步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本学期我们还利用“萌宝家园”为幼儿制作电子档案:《宝贝成长记》。让教师以个案追踪的形式重点观察观察分析记录幼儿成长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加强和家长的沟通联系,共同寻找有效的教育策略,家园携手开展针对性的指导,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电子版的《宝贝成长记》为教师更好的分析幼儿,评价幼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教师的观察记录也更及时更有效。

二、优化指导形式,提高活动实效

丰富多彩的活动能不断吸引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中,从而真正促进孩子地健康成长。本学期我园根据不同年龄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家长需要及幼儿发展需要,开展了一系列的家长讲座、家长沙龙、亲子活动和亲子小团队等,既增进了家园沟通,也有针对性地指导家庭教育,提升了家长的教养水平,改善了家长的教养态度。

1、家长学校讲座——体现丰富性

根据我园制定的指导目标,我们对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类型的家长进行分类指导。我们运用分层式指导模式进行分类指导,做到指导时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并在学期初的家长会上征询家长建议,了解家长的需求和热点,征求活动内容、开展形式等意见,使讲座更具有时代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如针对小班幼儿刚来园,进入秋冬季节变化引起的身体不适,我们邀请了区中心医院儿科俞君主任,开展了《秋季疾病的预防》专家讲座,让家长们懂得了秋季常见疾病的知识和预防措施,同时解决了家长育儿中的一些困惑。

另外,针对体弱儿的护理,我们专门开展了《幼儿合理营养膳食》的保健讲座,并以家园互动座谈会的形式,以家园交流沟通的互动为主,家长和老师共同探讨一些科学育儿、合理饮食等问题,达到了家长在教子上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的成效,也增加了家园的理解和支持。

2、家长沙龙——体现针对性

本学期我们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问题与需求,开展了各种内容丰富的家长沙龙活动。

如针对小班幼儿吃饭慢、挑食、不愿自己吃饭等问题,我们开展了“幼儿进餐大家谈”的家长沙龙活动。

中班开展了主题为“父爱陪伴,快乐成长”的爸爸沙龙活动。让爸爸们了解到男性教育在孩子们的成长中承担了重要的角色。既让他们感受到“爸爸”这个家庭教育角色的重要性,也学到了一些和孩子沟通的方法,更激发了他们育儿的热情。

针对大班幼儿即将跨入小学生活,我们开展了“我的生活我做主”大班家长沙龙活动。围绕幼儿的生活习惯以及学习习惯方面展开了探讨,让家长们以身作则,以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心态,更加积极的态度育儿,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为入小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3、开放日活动——体现全面性

家长开放日活动作为我园的一个常规工作,本学期我们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行完善。我们坚持进行做好家长开放日活动,调整了各年龄段开放活动的场地和时间,并让家长通过观摩半日活动,对老师的工作进行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不仅使家长们能够从各个侧面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点滴活动,还能更加理解和配合老师们的工作。

4、亲子活动——体现参与性

亲子活动不仅有益于家园之间、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密切亲子关系,还有益于孩子综合能力的发展。本学期我们开展了“亲子庆重阳”活动、“爱运动·乐生活”冬季亲子运动会、“新年图书义卖”等活动,通过活动使孩子们体验到与家长、小伙伴一起游戏、表演的快乐、增进与父母之间的情感沟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各个班级“家长进课堂”活动更呈现了百花齐放的好现象,各个班级还充分挖掘家长资源,根据家长的职业、文化素养、特长等的特点,邀请有特长的家长来园“当老师”活动。在协助互学的氛围中,也促进了幼儿间的交往、家庭间的交流,优势互补,共同进步。

5、亲子小团队——体现创新性

本学期我们的家庭小团队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所创新和突破。我们让各班的小团队根据自己的特点给团队取名,活动前期队长写好计划书,安排好活动内容和环节等,使活动更有序有意。这样的小团队活动,弥补了学校集体活动的内容,增进了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关系。比如:我们的“七色彩虹小队”开展了电视台之行,让孩子们认识了各种先进设备,节目的录制过程等;“奔跑吧,宝贝小队”利用双休日,让孩子们和大自然亲密接触;“阳光天使小队”和爷爷奶奶一起拔萝卜,感受庄稼丰收的喜悦,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提高了家庭的互动交流,增进了亲子的感情,同时也有效推进了家园协同共育。

三、密切家园关系,实现互动管理

本学期,我们继续完善“家长志愿者”的要求和内容。除了每天都坚持到岗的“洗手护理员”、“安全护导员”,我们还定期邀请“奶奶帮帮团”的种植志愿者,“安全护校团”的志愿者等参与幼儿园的各种活动。

每学期我们开展“关注膳食,促进幼儿成长”膳食管理会,邀请膳食管理组的家委会成员参加,让家长对幼儿在园的膳食情况有了深入的了解,公布幼儿伙食支出情况,幼儿膳食的营养分析,同时结合一些活动,如参评营养员新菜新点比赛等,真正参与学校的膳食管理,进一步推动家园合作促幼儿科学饮食奠定了基础。

四、利用社区资源,拓展教育外延

我们的社区教育基地的优势与特色资源为孩子们提供了亲近社会、熟悉社会和充分表达表现的机会。如中班幼儿参观古华公园,进一步了解了有用的植物;大班幼儿相约来到四季生态园,领略了秋天的花园内各种花草树木的变化。这样的活动不仅提高了孩子探索、学习、交往的兴趣,促进了与自然、与社会的互动,也丰富了我园教育活动内容与形式,形成了具有园本特色的基地活动课程。

我们还依托家庭、社区,对周边社区0-3岁婴幼儿及教养者进行指导教育。我们通过健康讲座、健康咨询、游戏互动等形式开展对社区03岁散居婴幼儿的早期服务、指导工作,强化服务意识,优化保育质量。通过活动社区家长早期教育的意识明显提高。教师的03指导能力增强、早教能力得到了提高。

五、下阶段工作大体设想:

1、进一步完善家长学校课程计划与内容,健全管理与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家长素质。

2、在继续踏实做好家教指导常规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家教指导思想和能力,认真做好班级家长工作,使效果落到实处。

3、整合社区资源,拓展教育空间。真正让幼儿走出校园,融入生活,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信息,同时向社区宣传科学的教育方法,提供良好的教育服务,实现家庭、社区、幼儿园的良性互动。

2016.12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