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区树园幼儿园
★
二0一七学年第一学期保教工作总结
树园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紧紧以教育局、托幼办、教研室工作重点和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为引领,以课程领导力与执行力的常态落实为主线,以区第二十二届教学节主题“优化课程设计,提升育人品质”为契机,充分挖掘贤文化教育资源,加强体验式生活教育的研究,注重内涵发展,提升保教水平,努力培养“会生活、乐体验、好习惯”的乐活小贤人
一、重学习,固理念之根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办好学前教育,“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将学前教育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让全体幼教人为之振奋。十九大还指出:“办好学前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句话,让我们每一个学前教育人深感责任重大。本学期我们全体教师在深入学习和领会十九大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优化教师的教育理念,提升专业素养。我们组织教师先后学习了《奉贤区二十二届教学节实施方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学前儿童健康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等文件精神,通过集体学习、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经验分享等方式,帮助教师从思想高度上领会各类文件精神的发展意义,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
此外我们还安排教师积极参加市、区各级各类培训活动:如深度剖析领域核心经验培训、教师专业能力及自身修养培训、学前教育年会、名师课观摩、音乐领域培训、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等学习培训活动,丰富多样的培训活动有效拓宽教师专业视野,优化教师的专业理念,提升教师的课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二、重研究,强教育之本
围绕区二十二届解学节主题“优化课程设计,提升育人品质”,我们加强学校课程建设,以当前贤文化背景下区域特色课程创建为教育契机,以教研组为研讨主阵地,通过问题研究、教学实践、案例分析、经验梳理等,引领教师充分挖掘贤文化教育资源,积极探索具有活力的学前教育课程,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及学校课程领导力,整体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一)专题研究
本学期我们围绕生活教育要点及教师实践中的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幼儿一日生活中文明交往习惯的培养,各班组教师认真学习社会领域中幼儿与同伴友好交往的发展目标及内容,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幼儿实际发展需求制定专题研究计划,细化研究内容,努力提升幼儿文明交往的行为和习惯。
1、理论学习明方向。
为了指导教师深入开展专题研究,每次大教研我都会根据专题研究的内容组织教师认真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生活活动》、《学前儿童健康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贤文化教育读本》、《上海托幼》及其他各类学前教育理论书籍,通过集体导读、撰写学习体会、学习交流等活动,帮助教师进一步明确各年龄阶段幼儿文明交往行为的发展目标及要求,在研究实践中梳理幼儿一日活动中幼文明行为的具体内容和指导策略,为教师在一日活动中观察和解读幼儿的文明交往行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和知识保障。
2、问题研讨重合作
我们紧紧围绕教师实践中的问题为专题研究切入口,通过大、小教研的方式逐步推进教学研究。大家精心设计教研方案,发布教研预告,鼓励教师通过交流研讨、案例分析、现场观摩、经验分析等方式,解决教学问题,积累教学经验,逐步优化教学行为。同时每周一次的备课组活动中,大家认真解读教材、共同设计教学方案、准备教具,关注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通过团队合作、研究互动,共同营造了团结互助,教学相长的学习研究氛围,有效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稳步提升。
3、教学研究重落实
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我们重视理论到实践的跟进,一课三研研讨活动已经成为我园推进专题研究,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教研组长的引领下各教研组根据幼儿文明行为的发展目标及要求,本学期重点围绕:幼儿礼貌语言、幼儿规则行为开展专题实践研讨活动,大家共同设计活动方案,准备教具,研讨活动过程,教师在执教、研讨、反思、再执教、再反思的循环中对方案进行调整、优化,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进“二研”和“三研”实践活动。为确保研究实效,每月底开展“一课三研”展示活动,全园教师共同参加观摩研讨,任课教师对现场活动进行自我反思,听课教师分析活动的亮点,同时根据现场活动提出建议和思考,教师们在相互的交流、思维的碰撞中获得实践智慧的发展。通过一课三研研讨活动,不仅有效落实了专题研究的内容,体现了从理论到实践中的推进,同时也发挥了教研组团队合力,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
4、实践推进显个性
在专题研究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形成班级特色,使我们一直关注的问题,“一班一品”项目研究是我园发挥教师专业特长,深入推进教学专题研究的重要举措。围绕幼儿园专题研究内容,期初各班组级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优势及班级实际需求,确定研究内容,制定研究的计划,落实班级研究工作。在“一班一品”项目过程中,我们鼓励教师自主交流、学习互动,共同分享优秀的研究经验,拓宽研究的思路。为强化研究成效,学期末组织开展了“一班一品”研究汇报,大家用PPT的形式呈现了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共享了教育智慧。通过“一班一品”项目研究,发挥资源优势,形成优势互补,连环跟进的研究模式,进一步培养教师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5、主题活动展特色
当前奉贤教育正着力打造“自然、活力、和润”的南上海品质教育区,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活教育课程已经成为我园的重点工作。围绕区二十二届解学节主题“优化课程设计,提升育人品质”,我们充分挖掘贤文化教育资源,开展了贤文化背景下中大班幼儿生活体验活动:孩子们在宝贝厨房跟非遗传承人做青团,在非遗馆学织布、做风筝,在生活小剧场表演皮影戏,在开心农场收割稻谷,孩子们在真实的生活情境和模拟的生活情境中学习生活小技艺、探索自然世界、表现生活故事,在多样化的体验活动中了解“贤文化”,萌发了幼儿爱生活、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整个活动孩子自主参与、充分体验,获得了愉悦的经历,促进了各种能力的发展。上海市学前教育部主任徐则民充分肯定本次活动,教育局局长施文龙对树园幼儿园始终将课程建设根植于奉贤教育“自然、活力、和润”的大背景下表示赞扬,也对课程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期望。
(二)常规研究
1、在教学研究中提升能力
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能力,提升教育教学工作质量,本学期我们先后邀请了上海市学前教育专家陈爱华、张红、王莉娟来园指导社会领域与音乐领域专题培训。通过观摩专家优质课、教师教学研讨,大家围绕优质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并结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专家进行研讨互动,在此基础上聆听专家讲座,学习最前沿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在专家的引领下,教师们通过反复磨课、相互学习、反复研讨,促使教师们在教育上有更多的思考与实践。
本学期我们还围绕幼儿运动活动开展了针对性的研究,针对室内运动材料放置凌乱、价值性不高的问题,我们重新调整室内运动材料,将所有的材料根据运动发展要求分类放置并挂在栏杆上,指导教师充分利用活动区域设计运动游戏,关注幼儿的运动能力和运动兴趣。同时针对幼儿室外运动材料缺失的问题,增补了运动区域的运动材料,进一步关注材料的可玩性、游戏性和价值性。
2、在交流评比中共享智慧
为了发挥教师专业优势、提升一日活动的保教实践能力,我们鼓励教师自主研究,大胆实践、并通过交流评比在园内展示辐射,智慧共享。
(1)在教学比武活动中展风采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我们积极为教师搭建教学能力展示的平台,先后开展了骨干教师、成熟教师、职初教师教学比武活动。大家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为指导,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引导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中自由探索、交流发现,充分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主动性,体验学习活动的快乐。活动后执教教师和听课教师围绕活动的有效性开展现场交流研讨,分享优秀经验,提出建议和思考,在交流互动、观摩评价中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更快发展,同时优秀教师的成长也为青年教师树立榜样示范作用,形成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学风,让不同起点、不同层次的教师在我园得到长足发展,有效促进我园优质教师梯队建设。
(2)在环境交流中分享经验
如我们先后开展班级课程化环境交流评比等活动,在交流评比中教师认真梳理实践经验,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提出思考与困惑,大家共同研讨分析,明确课程化环境对幼儿的发展价值,梳理各个区域环境创设中的核心经验,大家取长补短,共享教育智慧。)
又如开展“种植园地”评比:教师认真分析季节特征及各类种植物的生长过程,在家长的支持配合下带领幼儿开展种植活动,同时引导幼儿观察、照顾植物的生长变化,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及营养价值,在小厨房品尝自己种植的蔬菜,体验劳动的快乐。。
3、在带教指导中提升素养
以教育局紧密型资源联盟为契机,我园与绿叶幼儿园开展结对带教活动,共同签订带教协议,通过优质活动观摩、问题研讨、专家报告等活动,大家共享教育智慧,解决实践问题,在携手互助中共同提高。此外我们还安排教师积极参加市、区各级各类培训活动:如深度剖析领域核心经验培训、教师专业能力及自身修养培训、学前教育年会、名师课观摩、音乐领域培训、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等活动,丰富多样的培训活动有效拓宽教师专业视野,优化教师的专业理念,提升教师的课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三、重管理,凸教育之品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规范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实施意见》,按照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合理地制定课程实施方案,并进一步调整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的相关附件内容,使其更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
(一)加强课程管理
我们重视幼儿园课程管理,通过一日巡查和项目检查相结合、常规检查和随机检查相结合,努力推进保教工作的规范和有序。如每日巡查:园长、业务园长、班子成员深入班级,及时了解半日活动的开展情况;园长听课日:开展园长半日活动听课指导,跟一个班级,盯一个教师,把半日活动存在问题一一罗列,及时交流沟通,提出有效的建议和对策,帮助教师在实践、反思、调整中进一步关注一日活动的有效性;各类计划记录检查:业务园长每周五审阅各班周(日)计划,提出修改建议;组长每月检查教师的各类教学计划记录,保证各类计划记录的规范和有效。各类检查规范了幼儿园的课程管理,提高了一日活动的有效性。
(二)注重评价分析
我们坚持保教结合、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活动,不断完善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制度,针对幼儿的发展科学、客观地评价课程的实施情况。根据《上海市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指南》选择幼儿发展评价内容,期初、期末各班开展幼儿评价分析,在此基础上完成班组、全园的综合评价,分析幼儿发展的优势,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幼儿发展。此外我们还定期开展幼儿发展项目测试活动:业务园长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与幼儿主题核心经验等要求制定测试内容,每班随机抽取五名幼儿开展项目测试,在此基础上开展评价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调整建议,指导教师不断调整教学指导策略,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
(三)规范项目管理
项目组管理是发挥教师专业优势,提升教师专业自觉的有效措施。本学期我们重点围绕贤文化背景下幼儿生活教育的研究成立了五个项目组,通过课程中心新会议,我们确立了项目组研究的重点和内容,在此基础上每月开展项目研究交流活动,各项目组交流研究的情况,提出存在的问题,大家共同商讨解决的策略和方法。本学期在课程中心组的引领下,我们完成了《生活小贤人教参2.0》,我们的小鬼当家主题活动在区二十二届教学活动中现场展示赢得好评。项目管理提高了青年教师的管理能力,在策划、实施、反思、调整中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重活动,显教育之活
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我们充分利用贤文化教育资源,通过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引导幼儿快乐学习、自主体验,努力打造具有树园特色的生活教育课程以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生活小达人”评选活动
我们注重利用一日活动各环节培养幼儿的生活能力,同时通过家园携手达成教育的一致性,努力培养:乐体验、会生活、好习惯的乐活小贤人。根据幼儿园生活教育要点,我们坚持每月开展生活小达人评选活动,先后开展了:快乐小达人、健康小达人、劳动小达人、安全小达人、文明小达人评选活动,通过幼儿自荐、班级推荐的方式宣传幼儿的生活能力,树立生活小标兵,鼓励幼儿争做生活小贤人。
(二)每周升旗仪式
为了拓宽幼儿的生活视野,我们结合季节、社会热点新闻、重点关注等内容坚持开展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通过交流互动、亲身感知、学习体验,帮助幼儿积累生活经验,提高生活能力。如以推普周为契机,我们开展了“学讲普通话,争当文明娃”为主题的升旗仪式。升旗仪式上,孩子们了解什么是普通话,了解推普周的意义。接着孩子们用普通话来自我介绍,用普通话介绍自己,用普通念儿歌,用普通话绕口令,争做树园推普小达人。再如在元旦之际我们开展“我长大了”为主题的升旗仪式,孩子们在一起交流新年的愿望,赠送新年的礼物,在一起跳舞欢庆新年,感受自己成长的快乐和自豪感。每周升旗仪式关注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需要,增进了幼儿群体之间的交流互动。
(三)生活体验活动
在主题学习活动的开展中,我们充分利用周边资源,结合节日带领幼儿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生活体验活动。如结合奉贤区全国文明城区复验的契机,老师带领幼儿开展文明创建宣传活动。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来到小区捡拾各种垃圾,并将捡到的垃圾进行简单的分类放置,初步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随后孩子们又积极向小区的居民和路人发放文明小区共建宣传单,呼吁更多的人能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环境,为文明城区创建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又如利用当前贤文化教育资源,我们带领幼儿走进庄行民俗馆,展厅中呈现的一幅幅浓郁气息的民俗小景,有织布机纺纱、民间嫁娶大花轿、乡村热闹赶集市等等,孩子们领略到乡村的民间工艺及风土人情。接着孩子们又来到“胖阿姨农家乐”,学习做青团、包粽子、拓方糕,品尝农家美食,感受食物的来之不易,进一步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再如我们带领幼儿走进菜场、走进超市,孩子们自己尝试买菜、购买物品,了解蔬菜的营养价值,尝试合理购买物品,积累相关的生活经验,提高生活能力。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丰富了幼儿的学习内容,拓宽了幼儿的学习生活,孩子们在丰富多元的学习中促进了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五、我们的成绩
条线获奖:
区二十二届教学节优秀组织奖
“体验式生活教育”荣获奉贤区校本特色项目
教师获奖:
朱佳莉:区中青年教学比武二等奖
陈丽霞:在“2017年奉贤区幼儿园教研组长研修班”项目培训中荣获优秀学员称号、辅导潘张昊小朋友荣获“帕丁顿杯”奉贤区中小学生艺术单项(工艺)比赛幼儿组银奖、辅导幼儿姚思远彩虹行动计划系列活动二等奖。
杨国英:辅导幼儿施新玲彩虹行动计划“阳光天使杯”2016市学生艺术作品一等奖、辅导幼儿廖一知、顾浩然、朱昱涵彩虹计划“阳光天使杯”2016市学生艺术作品三等奖
诸越芳:2017年12月指导幼儿管上集、周以鸣获区“阳光天使”绘画大赛三等奖
蔡晓青:2017年11月奉贤区第十四届全国中小学校园影视评选活动二等奖
姚昕晨:2017年12月指导幼儿鞠小鱼获区“阳光天使”绘画大赛一等奖
卫佳云:指导幼儿陈熙妍在“阳光天使杯”2016上海市学生艺术作品展获得二等奖
路佳:获得“阳光天使杯”2016上海市学生艺术作品优秀指导教师、指导幼儿卫明宇在“阳光天使杯”2016上海市学生艺术作品展获得一等奖
姜丽娜:获得“阳光天使杯”2016上海市学生艺术作品优秀指导教师奖、
指导幼儿唐景宜在“阳光天使杯”2016上海市学生艺术作品展获得一等奖
林玲:获得“阳光天使杯”2016上海市学生艺术作品优秀指导教师奖、
指导幼儿郭婧文参加上海市“阳光天使”杯幼儿创意绘画大赛获一等奖
方圆:指导幼儿陈禹晗在“阳光天使杯”2016上海市学生艺术作品展获得二等奖
文章交流或发表:
姚昕晨:案例《皮影馆诞生记》在区二十二届教学节现场展示活动中交流
姜丽娜:案例《毛豆成长记》在区二十二届教学节现场展示活动中交流
朱佳莉:案例《有趣的园子》在区二十二届教学节现场展示活动中交流
六、反思与调整
(一)加强园本特色课程的研究
当前贤文化教育背景下生活教育的研究成为我园的重点工作,如何因地制宜,充分挖掘贤文化教育资源,建立较完善的生活教育课程,建立有效的教育评价机制,还需要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二)深入推进生活教育的研究
在生活教育园本化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理念在不断地提升。但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对于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规则意识的培养还缺乏针对性的引导和支持。
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