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总结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计划总结 > 正文
2017学年第二学期保教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18-06-30    作者:树园幼儿园   点击率:
 

奉贤区树园幼儿园

2017学年第二学期保教工作总结

树园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紧紧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上海市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指南》等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及园务工作重点为抓手,加强和优化保教工作管理。以奉贤区域课程特色创建基地园为突破口,充分挖掘贤文化教育资源,开展体验式生活教育的研究,彰显办园特色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一、注重学习感悟,提升教学素养

我园重视教师的理论学习,不断优化教师教育理念。本学期我们继续依托《上海托幼》、《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学前儿童健康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等理论书籍,指导教师开展各类学习活动。如每学期要求教师自主学习两本以上的教育理论书刊,撰写学习体会并在教研组中进行交流;又如教师在深入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的基础上每月撰写幼儿学习故事,学习根据指南要求解读和分析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并提出有效的教育建议。许多教师根据教学实践需求还自主购买了教学书籍,丰富多样的教育理论为教师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了理论的支撑,同时在学习应用中也优化了教师的教育理念。

在园内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还安排教师积极参加市、区各级各类学习、培训活动,如社会领域专题培训、教研组长培训、幼儿美术活动培训、幼儿音乐活动培训等,通过和专家的交流互动、教学实践观摩等,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升课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为了展示学习培训成效,期末我们还开展了教师讲坛活动,外出学习的教师通过PPT的方式向大家介绍学习的经验和收获,将学习的成果在园内进行辐射和引领,带领团队教师共同提高。

在学习交流的基础上,我们还组织教师开展各类交流评比活动。如我们开展:自然角、种植园地交流评比活动,教师认真分析季节特征及各类种植物的生长过程,在家长的支持配合下带领幼儿开展种植活动,同时引导幼儿观察、照顾植物的生长变化,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及营养价值,体验劳动的快乐。又如如开展生活教育幼儿学习故事评比活动,大家认真观察解读幼儿行为,20186月我们有三篇生活教育案例、三篇生活教育论文发表在奉贤教育科研版。通过各类交流评比活动,教师认真梳理实践经验,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共享教育智慧。

二、加强保教研究,提升教学能力

(一)专题研究: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守规则的好习惯

针对教师的实践困惑及幼儿生活教育的重点,本学期保教部门确立专题研究重点: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守规则的好习惯。学期中我们主要围绕:幼儿运动、盥洗室、自由活动等环节,通过大教研组学习引领,小教研组实践推进的方式,帮助教师进一步明确各环节中各年龄阶段幼儿规则行为培养的内容和重要性,引导教师聚焦问题,梳理有效的教育对策和实施要点。为展示研究成效,期末我们开展了教研组论坛活动,各班组教师代表将本学期的研究经验进行了交流和分享,研究的教育对策和操作提示也为教师后续培养幼儿的规则行为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和帮助。

(二)常规研究:幼儿一日课程的有效性

幼儿园一日活动皆课程,为了帮助教师进一步明确幼儿园一日活动各环节的价值,开展有效的教育引导,本学期我们组织教师重点围绕幼儿游戏、幼儿室内外运动、课程化环境创设等开展了深入的学习研讨活动。

1、游戏更自主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方式。如何引导幼儿在和材料、同伴的互动中自主游戏,提高幼儿的社会性行为是老师重点思考的问题。沈园长组织教师开展了《幼儿游戏》的专题培训活动,帮助教师进一步明确各年龄阶段幼儿游戏行为的特征及教师具体的指导要点,然后各年龄阶段教师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积极调整游戏材料和环境:小班注重主题游戏情景的创设,提供形象的游戏材料;中大班提供幼儿常见游戏的主题箱以及幼儿自发生成游戏需要的百宝箱。在此基础上我们带领教师进入各年龄班观摩幼儿游戏活动,及时分析幼儿游戏行为,研讨教师有效的观察与支持的策略,最后挑选了两个优秀的班级在全园进行了展示。大家充分感受到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他们的游戏行为也是千变万化的,作为教师应及时观察与分析幼儿的游戏行为,根据幼儿游戏需求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2、运动更快乐

本学期我们重点围绕幼儿室内运动和室外运动开展了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首先根据区域的安排以及运动材料的提供商讨幼儿运动的内容的安排以及动作发展的主要价值。然后各班级的教师积极调整运动材料,设计运动方案,组织幼儿积极开展运动活动。我们达成共识在室内外运动的开展中,教师首先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动作发展的要求以及幼儿运动的兴趣积极创设运动情景,提供丰富的运动材料,此外在运动中我们还要充分考虑到幼儿运动的安全以及保育的要求,引导幼儿快乐运动。

3、环境有价值

老师们积极为孩子们创设适宜的班级环境,小班环境注重游戏化、情景性,中大班环境注重整洁有序,师生共同参与,同时在环境中呈现各种标记提示,引导幼儿遵守集体的规则。我们还将小贤人的相关活动呈现在环境中,鼓励幼儿学做小贤人。我们充分利用院内的环境引导幼儿和环境互动,发挥环境的价值。

三、重视质量监控,提升保教水平

(一)一日活动检查

在班子成员每日值班检查的基础上,本学期我们重点开展了班子成员每周蹲点调研,通过蹲点调研半天的方式,及时了解班级常规习惯及幼儿的能力发展水平以及了解教师课程实施的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调整的建议和思考。同时我们还坚持每月底开展优秀班级的评选,将日常检查中幼儿午餐、卫生、午睡等情况进行汇总,给优秀的班级发放流动红旗,激励各班级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二)半日活动考核

为了深入了解教师半日活动的实施成效,开展半日活动考核活动,内容包括集体学习活动和幼儿游戏活动。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积极准备活动方案和游戏材料,努力为幼儿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引导幼儿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快乐学习。半日活动考核不仅能及时了解教师课程实施的情况以及幼儿的发展水平,同时也充分展示了教师的教学风采,优秀教师的成长也为青年教师树立榜样示范作用,形成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学风。

(三)幼儿发展调研

本学期我们调整了幼儿发展项目调研的方式,通过情景式、主题式开展各年龄阶段幼儿发展调研。通过课程中心组,我们共同分析领域核心经验和主题发展要点,共同制定调研的内容,每班随机抽取五名幼儿开展项目测试,在此基础上开展评价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调整建议,指导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期末各班开展幼儿发展综合评价分析,在此基础上完成班组的综合评价,客观及时地评价幼儿的发展。

四、挖掘文化资源,丰富幼儿活动

本学期我们继续依托园本化生活教育研究,努力将贤文化资源与主题课程紧密结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发展需求开展生活体验活动,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发展综合能力。

1、外出体验活动

我们经常带幼儿出去走走,引导幼儿亲身体验贤文化代表场所,与非遗传承人互动交流,了解了浓厚的乡村节庆及文化资源。如我们带领幼儿参观古华公园,奉贤美丽的水乡风光;带领幼儿参观贤园,了解奉贤的文化历史;开展森林公园亲子放风筝活动,感受传承非遗给生活带来的美好。组织亲子花米庄行参观活动,了解家乡的变化,感受今日生活的美好;开展蔬菜基地采摘活动,引导幼儿对二十四节气种植的兴趣,激发幼儿爱劳动的情感。丰富多样的外出体验活动不仅拓宽了幼儿的生活视野,感受奉贤的历史变化,激发幼儿爱周围人、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主题实践活动

在外出参观体验的基础上,我们将贤文化资源融入在生活教育课程中,每周五开展“快乐小贤人”主题实践活动,并邀请非遗传承人定期来幼儿园指导幼儿开展主题活动。如在“创意生活秀”区域中,孩子们学习织布、做风筝、撕纸、染布、刺绣、感受创意生活的美好;在宝贝厨房,胖阿姨带领孩子们一起制作青团、包粽子、做方糕,品尝奉贤的美食。在“开心农场”区域中,孩子们初步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农耕内容,学习挖野菜、剥米粒、磨豆浆……。在主题实践活动中幼儿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也感受到传承非遗项目给我们生活带来的美好。

五、我们的成绩

条线获奖:

奉贤区非遗试点单位

教师指导幼儿获奖:

201801   姚昕晨  指导史诺涵小朋友参加上海市第十届“好灵童”杯少儿语言表演展示活动荣获一等奖      

201805  姚昕晨  指导幼儿区舞蹈比赛荣获一等奖 

201711      韩丽丽  指导王艺博小朋友在参加上海“阳光天使”学生艺术作品展(幼儿组)我是未来小画家荣获区级二等奖

201806   韩丽丽     指导陈熙妍小朋友在参加2018年奉贤区学生创新大赛3D打印笔创意赛荣获三等奖  

201711   张妮  指导邵歆妍小朋友参加“我是小小吉宝宝”获得阳光天使杯儿童艺术作品展示幼儿组绘画大赛奉贤赛区二等奖 

201801   卫佳云  指导项琪心小朋友参加上海市第十届“好灵童”杯少儿语言表演展示活动荣获优胜奖

201806   卫佳云  指导顾忆暄小朋友参加2018年奉贤区学生创新大赛3D打印笔创意赛中荣获三等奖

201802      林玲  指导郭婧文参加2017年“阳光天使”杯儿童艺术作品展幼儿组绘画大赛奉贤赛区荣获一等奖    

201802      林玲  指导陆唯一小朋友在2017年“阳光天使”杯儿童艺术作品展幼儿组绘画大赛奉贤赛区荣获三等奖          

201805   陆莉嘉  指导蔡佳小朋友作品《游啊游》获第十八届全国少儿作品大赛银奖   

文章交流或发表:

201803 姚英  在区业务园长会议上交流《基于“贤文化”的树园活教育》

201803 沈顾靓  论文获“第二十一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奉贤赛区“基础教育组论文”三等奖

六、反思与调整

(一)深入推进园本化课程研究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形成了活动方案集,但资源的挖掘还不是很充分,特别是如何根据资源的价值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适宜的生活体验活动,活动内容与实施方式还要进一步优化和调整。

(二)进一步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由于家长过分宠爱,在孩子的生活中常常包办代替,所以部分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喜欢依赖成人,生活能力比较薄弱,具体表现在:小班的幼儿吃饭需要老师喂,中、大班幼儿表现挑食,进餐桌面、地面不干净、部分幼儿不能较快入睡等。(三)进一步提升个别化学习获得有效性

在幼儿主题学习活动的开展中,教师能积极提供相关的个别化学习活动材料,但如何在个别化学习中体现生活教育的特色,我们还有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20186

分享到:
相关信息